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移动叔叔

搜索
查看: 6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测] 回归音乐,我们需要了解的更多。——扫盲贴(Lock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2:1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声明一下,作者自己并不是什么大神,金耳朵,只是一个小小的初烧友,接下来,我会对音乐的那些东西,聊一些简单的,自己的见解,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批判,也欢迎大家留言,当然,多一些支持我也会很高兴的。{:2_144:}

  在和煤油聊起耳机,音质时,很多人说,我是木耳,我对音质没有要求,这里我就需要,引用FView的一句话了“大家不要妄自菲薄,说自己木讷听不出声音好坏,咱们和那些专家的耳道结构没有什么不同。诸葛亮有句名言:什么都略懂一点,人生才能丰富一些嘛。”

                                                    好了,扫盲贴正式开始。


  首先,我们来介绍下我们听到的音乐,歌手在演奏的时候,会通过话筒,将这些声音保存下来,存储成一个音乐的文件。然后通过压缩,制作成各种格式,我们称“音源”

       常见的音源文件就是MP3格式了,音源文件的好坏,对我们最后的听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来说,音源文件越大,它对音乐的保存越为完整。为什么这么说呢?也很好解释。声音的传播都是通过震动来进行的,任何乐器也都是震动产生的声音,声音在空气中,是波状运动的,而记录声音的文件,就是记录波动的一个一个的点,记录的点多了,声音的还原也更准确。


  在压缩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储存和传播,通常会对音乐文件进行压缩,常见到的MP3、WMA、OGG被称为有损压缩,有损压缩顾名思义就是降低音频采样频率与比特率,输出的音频文件会比原文件小。另一种音频压缩被称为无损压缩,能够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数据的前提下,将音频文件的体积压缩的更小,而将压缩后的音频文件还原后,能够实现与源文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码率。而常见的、主流的无损压缩格式目前有APE、FLAC、TTA、TAK、WAV。


       最常见的MP3格式,比特率到了320kbps,也就是某些音乐软件需要绿钻或者会员才能下载的超高品质。这样的音乐文件,基本上就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而最好的,就是无损音质了,不是说这种格式在压缩过程中一点没有损失细节,而是丢失的细节已经不是肉耳能够分辨的出来的了。(推荐下天天动听,免费下载无损,顺带鄙视那下收费的)

       接下来,音频文件被下载或者拷贝到了,MP3,手机里,而通过手机或MP3中的解码芯片将文件读取出来,转换成电流。我们把这些解码设备,称之为“前端”

    而前端对音频文件的解析能力也是构成我们良好听感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比如三妹,用的就是欧胜WM5102音频芯片,而四妹理论上应该是只强不弱的。一会上图。


       而最后要说的就是电流通过传输装置传送到耳机,音响等发声设备上,这些发声设备,统称“后端”

       音源,前端,后端,共同组成了音乐从演奏到我们耳朵的过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我们对音乐的感受。


      怎么样尽量减少音乐在这三个方面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尽量还原音乐本身,这也是很多音乐爱好者努力或者说追求的方向。


       好的音源,我们可以通过下载无损音质的音乐来解决。而好的前端,则要看手机,或者是MP3的音源解析能力。这里面问题就开始涌现出来了,很多人追求的HIFI高保证播放器价格动辄几千元上万元,它们对音乐文件的解析能力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也是我们感觉很匪夷所思的,为什么一个MP3能卖这么贵,只能说人家愿意花这么多钱。而回到现实,我们现在最常用的前端就是手机了,VIVO家的3S支持HIFI相信大家都清楚,
搭载Hi-Fi级独立音频解决方案ES9018+OPA2604,信噪比高达112dB,失真低于-95dB,也只是比MX4
信噪比110dB,
失真-90dB
好出一点点,这一点点,我们基本感受不出来,但是这一点点,却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也是我在某些帖子里说不是很支持手机HIFI的原因,当然,如果PRO版带HIFI的话那也是很让人激动的。哦,对了,
扫盲下HIFI 这个词
,就是
高保真
,保证声音在这个环节基本没有损伤。这也是HIFI播放器和HIFI耳机的区别。



       最后着重来说一下后端。

   

       后端,可以说是音乐爱好者投资最多的一个环节,很烧钱,所以叫发烧友。初烧可以理解为刚开始在这方面花钱,花的并不多,而敢称自己是发烧友的,那就是手里确实有很多昂贵的设备,有了评论这一领域的能力的人了。退烧呢,就是在苦苦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前端和后端后,不再在这方面进行额外花销的人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声音,而各种前端和后端的搭配,也会出现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组合,很难。{:2_146:}



       后端大体可以分
头戴设配
音响设备
。相对而言,音响设备更能发挥出音乐的魅力,但是,价格非常贵,干扰因素也非常的多,比如房间的设置,音响的位置,线材的选择等等,大家可以看一下
《无间道》,里面有一段梁朝伟和刘德华关于音响设备的对话。“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而《无间道II》里,刘嘉玲家里的音响更是。。。不多提了。。那是土豪的玩具。。。扫盲下,里面那些看起来像是带着灯泡的箱子叫胆机,是用来推音箱的,不能直接连接电脑和CD机,要加上一个处理器。这套下来花销。。。恩恩。。


      而除去土豪的玩具,我们最常用也是最常见的,就是耳机了,魅族自己家就退出了好多款耳机,前段时间还说要发布款动铁耳机来着。。。呃,不懂什么是动铁?继续扫盲。
      
      耳机主要分动圈动铁 两种,动圈耳机,就是我们常见的里面带个小喇叭的耳机,而动铁的耳机则多见于高端的耳机。我们可以阻路额的理解为:动铁是驱动金属物体震动来发声,而动圈则以磁圈驱动振膜来发声。动铁耳机相对动圈耳机,体积要小,而且隔音效果要好,灵电阻要小,就是特别好推,灵敏度也会非常高。正是由于较高的灵敏度,动铁耳机瞬态表现更好,对音乐的动态表现、瞬间细节表现、声音密度上远胜于动圈耳塞。但是问题也并不是那么绝对,一个单元的动铁耳机,表现往往不如同价位的动圈耳机,而多单元的,价格上又不是大众所能接受的。动铁耳机清淡的声音,以及它不接地气的价格,让他很难成为大众消费品。


       再来说下动圈耳机,是现在耳机届的主导者,品牌也非常多,出名的像世界四大耳机为德国森海塞尔,德国拜亚动力,奥地利AKG,美国歌德铁三角,还有日本的铁三角,JVC等等,还有装逼利器魔音耳机~哦,现在叫[size=13.63636302947998px]beats,嘿嘿,这个品牌的耳机争议很大,发烧友们都喜欢叫他逼厕~为啥呢~下面上图~调侃下~莫当真~
[size=13.63636302947998px]

[size=13.63636302947998px]    其实,现在各个耳机厂家制作耳机单元,也就是发声器的水平应该来说都差不多,也就是说他们制作的单元都能把歌曲很好的表现出来,那到底是为什么有的大神说某某耳机有森海味,有白牙味呢?因为耳机的制作,有一步至关重要,[size=13.63636302947998px]调音[size=13.63636302947998px],相同的耳机,经过不同调音师的调校,可以出来不一样的味道,像很多神器,比如IE8,在古典大编制的表现上为何这么完美,就是调音师的功劳啦~几千元的耳机,可能成本都不超过100块钱,那剩下的钱哪,就出在调音上。
[size=13.63636302947998px]

[size=13.63636302947998px]    而且,可以说,每一款耳机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有的人喜欢低音,欧美的舞曲,DJ,电子乐,有的人钟爱女声,有的人喜欢古典,那他们的耳机肯定不能选择一样的啦~
[size=13.63636302947998px]

[size=13.63636302947998px]    有的耳机,对低音的把控是非常到位的,比如经典的KOSS PP,几十年的耳机,依然是现在在这方面拥有很高水准的耳机。有的耳机,擅长把女声那种清新,干净,透彻心扉发挥到极致,我们可以称它女毒,让你中毒的感觉。有的耳机则会在古典音乐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掌控力。

   另外,扫盲。什么是低音中音高音?


    低音一般包括各种鼓声,动次打次的,大部分音乐后面打节奏的都是。当然,低音也是耳机最简单做的部分,也是大众最喜欢的。


    中音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人声部分和乐器。


    高音说实话在歌曲中出现的很少,一般时候配乐中的小提琴和萨克斯大部分都属于高音。


    三频均衡,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词。指的是高中低很均衡。刚刚我也提到了,各家耳机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一款耳机真的三频均衡了,那我们基本可以理解为它一点没有自己的特色。


    另外,决定耳机好坏还有这么几个方面。解析度,也就是耳机本身,对前端传输给他的电流的分析程度,具体表[size=13.63636302947998px]以吉他为例, 弱解析, 你只能听到吉他声音,高解析,能听到拨了几次弦。这也是耳机好坏一个重要的标准。能不能细致的还原声音本色。你也可以这样理解比如800万和2070万像素的手机,拍出照片的细节表现程度。具体到价格呢。。。大体是这样稍显浑浊 ¥100内:随身听的原配耳塞、电脑附赠耳机,开始清晰 ¥300左右:品牌耳机的低端主流型号,乐器分离度体现 ¥700左右:各个品牌中端主流型号,较强的解析力 ¥1300+:主流动铁价位,很强的解析力 ¥2000+:各品牌高端型号,更强的解析力 ¥5000+:各品牌高端经典型号,“暴力”级解析力 ¥10000左右:各品牌消费级旗舰型号。
[size=13.63636302947998px]

[size=13.63636302947998px]      还有一点就是[size=13.63636302947998px]声场[size=13.63636302947998px],在下面那个漫画里也有体现,没有声场,只能说把声音放出来,声音不够立体,也没有层次,而好的耳机往往拥有很大的声场,那感觉就像身临其境,你就坐在乐队中间,而歌手就在你面前歌唱。一般来说,声场越大,耳机越贵。还有一个说法是,200以内的耳机没有声场。嘿嘿~当然也有个例~


    声场主要包括场感:包括声场范围,宽度和纵深等等,还有结像定位:声音的形、立体程度、距离感等体验,这个不需要深究了。


    最后,我想说下煲耳机这件事,很多耳机从到手到发挥最佳品质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耳机振膜的老化过程,简单说,汽车的磨合期,还可以说皮衣,刚买的时候很硬,穿一穿就软了,振膜也需要这么一个从硬到软的过程,这个过程理论上是比较漫长的,但是我们可以人为的将振膜最佳化的时间提前,那就是煲耳机了。


    很多人,对煲耳机有着很强的敬畏之心,认为这是和手机刚买回来的时候充开电一样,先用粉红噪音煲个24小时,接着用循环高低音煲个24小时,其实,两者都是错误的。


个人认为,当然我也是这样做的:耳机根本没有必要去煲,自然使用就可以了,一个耳机刚买回来初听的素质基本就可以定性了,别指望它能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最多会在一些细节上产生一些良性的变化,你永远别指望汽车发动机好好磨合就能进化成F1对吧~夏利也永远只是夏利,有提升他也只是夏利。


    好了,文章写到这里也该结束了,五个小时的纯手打,阐述了个人的一些自己的见解,不水不黑,也请大家轻点喷~{:2_14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 2008-2024 移动叔叔. 版权所有,专业的网络售后平台 ( 闽ICP备18006692号-3 )

商务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Email:service@mobileuncle.com|手机版|移动叔叔     

GMT+8, 2024-6-9 05:29 , Processed in 0.08552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